古籍

杨振宁外甥沈津:杨振宁的古籍版本学修养

我外公的亲哥哥杨克纯(1896-1973),字武之,我叫他“三外公”,他就是杨振宁的父亲。三外公早年曾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最后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教书。数学家华罗庚的导师熊庆来跟三外公很要好,华罗庚也是

杨振宁 古籍 版本学 古籍版本学 沈津 2025-10-19 10:30  4

方志类古籍地名识别及系统构建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古籍地名识别系统。采用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现了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分析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中国方志类古籍整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方志类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相

地名 古籍 方志 古籍地名 方志物产 2025-10-18 18:42  3

11时51分霜降,今年霜降早10多天,老人说“来年荒”,有啥寓意?

“白露化霜”,这句话大家应该知道是啥意思,说明到了一定的时候,早晨的露水就化成白霜了。从白露到白霜,其实介质没变,都是近地面的水汽,变的是气温,并且还是气温越来越低,近地面的气温快接近冰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白霜了。当地面的草丛都铺白了的时候,当你用手去抚摸

老人 黄经 古籍 霜降 白霜 2025-10-18 10:50  4

终身监禁、不得减刑的内蒙古籍贪官已上三位,两只“女老虎”会凑“五”吗?

10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波受贿一案,在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王波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缓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至此,内蒙古籍的落马贪官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减刑的已有三位——王波、

古籍 内蒙 内蒙古籍 古籍贪官 云公民 2025-10-17 14:52  4

承郑振铎精神,续古籍保护薪火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在书斋里静静读完吴真老师的新作《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这部书讲述了“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留守沦陷区上海的文化抗战史”。把一个人与一部抗战史相类比,本身就具有一种奇异的辉光。郑振铎在民族危亡之际,“向战斗的文化人发出一个似乎迂远而其实是

郑振铎 永乐大典 古籍 古籍保护 吴真 2025-10-14 21:42  7

文脉传承,青年为先!“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走进湖南大学

14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湖南站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

青年 湖南大学 古籍 古籍保护 湖南站 2025-10-14 19:52  2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南传习所首批学徒出师

10月14日上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南传习所(以下简称“湖南传习所”)首批学徒出师评审会在湖南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馆长魏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萨仁高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培训组组长杨照坤,国家级古籍修

古籍 古籍修复 湖南传习所 学徒出师 技艺传习 2025-10-14 11:06  4

探展记|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与千年古籍来场“跨时空对话”

在孔子博物馆的展厅里,柔和的灯光打在泛黄的纸页上。目光轻轻掠过玻璃展柜,仿佛能触到古人抄经时的虔诚指尖,也能闻到千年时光里沉淀的墨香。新近启幕的“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规模之大、文物等级之高,不光在山东少见,放眼全国也算难得。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公立

古籍 唐宋元 奎文阁 古籍特展 古籍来场 2025-10-14 00:53  4

人品为宝,良心作帆

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家庭都在积攒属于自己的“传家宝”。有人视金银珠宝为珍,有人以古籍字画为贵,而真正能穿越时光、滋养世代的,莫过于那句“人品传家宝,良心处世风”。这十字箴言,看似朴素,却藏着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家庭最厚重的家底,也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最硬的底气。

良心 古籍 范仲淹 书法作品 高邑县 2025-10-13 21:27  3

商圣“范蠡”的名字,你读对了吗?“蠡”字不读lí,别再错了

我记得前几天在亲友群里,朋友小李把“范蠡”念成了“范离”,一瞬间群里气氛既尴尬又好笑。说实话,这种错很常见。我们太熟悉“以蠡测海”这个成语,以为蠡一律读lí(第二声),结果把工具字的读音硬套到了人名上。这种“知识迁移”的错误,已经把正确读音带歪了几十年,连一些

l 古籍 辞海 范蠡 商圣 2025-10-13 06:38  5

“草堂寻踪·古籍焕新”国际学生文化传承活动圆满开展

2025年10月6日,依托四川大学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资助的“留传经典·蜀韵川大”精品培育项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四十余名国际学生齐聚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循着古琴雅韵、诗词经典与古籍智慧,完成了一次深度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之旅,为这个中秋佳节赋予了别样的文化

草堂 古籍 寻踪 杜甫草堂 草堂寻踪 2025-10-11 01:04  4

中国古人如何玩转“黑科技”

中国古代“黑科技”》一书虽名为“黑科技”,但其讨论的核心是人。全书由六部分组成,前三部分,为“古人的仿生智能系统”“古人的影讯技术系统”“古人的高能武器系统”,对应着人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三种状态,仿生是人对自身机能的逼真复刻,影讯是人对身体功能的外部延伸

黑科技 古人 古籍 影讯 插图 2025-10-12 08:43  5